2020-10-31 22:12:03
1028 收藏
管理
尖叫刺激的万圣节又快到了,万“鬼”出行,全民搞事,小孩要糖、情侣约会......哪里要过“节”,哪里就有品牌借势。盘点完近几年国内外品牌的万圣节营销玩法,发现——相似的素材总能有各式各样的“鬼”点子出现,不得不瑞思拜品牌们的脑洞。一、一起鬼混|化身成“鬼”
淘气鬼、机灵鬼、捣蛋鬼.....“鬼”的变化形态,可以多种多样。找准品牌和“鬼”之间的关联度,建立联系,不管“鬼”是谁,都能上演一出生动的借势玩法。01 品牌变“鬼”
和拟人化一个道理,品牌拟“鬼”化的目的在于:一是和万圣节更加应景,品牌和网友们能更亲密地“鬼混”到一起;另一方面,也可以借此机会,强化想要表达的品牌感受(或产品卖点),让品牌/产品更形象具体。通常我们可以通过:和万圣节的有关元素建立起关联,将彼此之间形似或相近的共通点放大呈现。像常见的万圣节元素有:鬼怪、南瓜灯、蜘蛛、蝙蝠、扫帚等。另外,我们还可以将品牌(或产品)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归类,将不同的人群比作成“鬼”,和具象场景结合。02 鬼是“假想敌”
将人们恐惧的、受到的威胁、不喜欢的“痛点”妖魔化,进而体现出产品功能利益点或引发情感共鸣。还有手机电脑的安全问题、开车出行问题、难以预料的灾难等等,都可以通过“鬼怪”的方式进行类比,唤醒人们的恐惧心理。二、氛围营造|自带搞事技能
一想到万圣节,神秘感、惊喜感、刺激感扑面而来。阴森的氛围营造悬念,吸引大家的好奇;魔法变得不再奇怪,甚至多了重惊喜;枯燥平淡的日常变得刺激十足,大家热情被点燃,开启狂欢模式....借助万圣节的氛围,总结出不同的氛围关键词,和产品(品牌)关联,单一的产品也多了层有趣的意味儿。优秀的品牌自带搞事技能,捣蛋本质重出江湖,既可以在产品身上做文章,也可以输出创意脑洞,制成H5、广告视频等物料传播。像游乐场、租房酒店、护肤彩妆类等品牌,还直接开展狂欢模式,玩转线下事件营销。01 在产品上搞鬼
kitkat阿拉伯万圣节广告,直接在产品包装上做文章,打造万圣节专属巧克力。日本麦当劳用竹炭粉末和黑芝麻面粉混合进了汉堡胚,用乌贼墨混合进了牛肉饼,打造出一只万圣节主题的“黑汉堡”。02 搞怪创意广告
风靡全球的彩虹糖,一向以想象力著称。曾一反常规,以“女巫和人类”的故事为支撑,在万圣节讲述了个别出心裁的反转故事,让恐怖气氛变得和品牌本身一样充满戏谑和童趣。资生堂《The Party Bus 》的视频相信大家都有看过。它直接在公车上办了场化妆舞会,定格动画的方式将人物的内心戏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嘴唇、眉毛、睫毛上的妆容幻化成诡美的小人形态,堪称绝美!法国 Burns and Smiles 协会关注到烧伤患者,推出了一则走心公益广告片。普通人在万圣节这天装“鬼”,烧伤的患者在这一天却成为扮相正常的普通人。心酸之余也让更多人关注到烧伤群体,传递出了节日的温暖。03 搞个大事件
要比胆大,品牌们的胆子更大!只要敢来,他们就敢想。旅行房屋租赁社区Airbnb在万圣节,邀请勇士前入驻德古拉城堡。据说,选定的罗马尼亚布朗城堡(Bran Castle),令人毛骨悚然的吸血鬼故事就在这里发生。Uber曾推出一键呼叫“鬼”送钱活动,一键呼叫,当天乘客上车就将遇到“鬼”司机或者“鬼妹妹”。三、鬼话连篇|文案句式造梗
在万圣节,文案也相当能有话聊。那句著名的“Trick or treat”(不给糖就捣蛋)可以直接进行二次改编。利用“不给 就捣蛋”造句。或者将句子拆分成字词,利用百用不烂的谐音梗,来增加趣味性。还可以发挥出品牌的自身萌属性,通过自言自语或对话的方式进行文案创作。万圣节由西方传统节日而来。每年的万圣节前夜,大人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和鬼怪们融洽地玩在一起,人们潜意识的里的“鬼”变得不再可怕,而是可爱了起来。品牌们在这一天可以通过对鬼怪、南瓜灯等相关性强的元素巧妙借势,打出一场漂亮的营销战。营销打法虽然多变,层出不穷,但核心却离不开人们常说的“洞察”——找准品牌和“节”之间的强关联属性,让其场景化、具象化,进而制定相对应的传播策略。如果对于即将到来的万圣节借势,你还没有什么好的想法,或许,以上品牌的玩法能对你有所启发。
恭喜你,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
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.00 元,才可抵扣使用。
有效期截止于:2020-12-12 23:59
是否立即使用?